top of page



良好的平衡終究比奸詐好
問:你提到要是大家都注意系統的平衡,對公司是好的,可是當我看著這世界,我認為取得勝利的不是公平,而是殘酷無情的剝削!施與受的平衡難道不是白日夢嗎? 答:你不能只看短期。平衡是更高的原則,但它需要時間,大自然的法則會讓我們看到平衡,擺鎚總是會擺回來,不會因為它剛好停在我們最愛...
2023年10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和身體做朋友
創傷倖存者只有在重新熟悉,與他們的身體友好相處之後,才能夠康復。 被驚嚇意味著你總是生活在一個時刻處在防守狀態的身體中。憤怒的人生活在憤怒的身體中。遭受兒童虐待的身體總是很緊張,很防衛,直到他們可以找到一個方式感到安全。為了改變,人們需要了解他們的感官,以及他們身體如何與周...
2023年10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系統排列的效用如何發生?
系統排列產生效用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人」的層面 : 改變我們看問題的方式,學會用成熟的愛面對所發生的事情。系統排列將一個人放到更大的整體系統中來瞭解,引導我們從系統的角度看待發生的一切,以改變自己的心態與行為。當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轉化了,心態轉化了,面對問題的方式也就轉化...
2023年10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父母與子女】助人原型
第一種助人發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間,此種助人形態於母親和孩子之間最早發生。父母給予,子女接受。父母是大的、優越的、豐盛的;孩子是小的、缺乏的、貧窮的。但因為父母和子女之間有深刻的愛緊緊相連,施與受對他們來說幾乎是沒有上限。孩子期望從父母身上取得所有的東西,父母也準備好要給予孩子...
2023年8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一個內在的受創的孩童意識
心裡有個空洞,永遠也填不滿。他也無法安靜獨處,因為那空虛感襲來會讓他不安想逃,於是不斷工作,注意力往外,用活動填滿時間,做一些對自己「有價值」、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這成為一種癮。 強迫症、恐慌、成癮與補償行為,都是受創孩童用以逃避與防衛的模式──如此就不必碰觸那個極苦的痛、...
2023年8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如何知道孩子是否曾受過創傷
在經歷嚴重驚嚇或醫療程序不久後,特別是有使用麻醉,孩子是否開始有不尋常的行為,這會顯示出你的孩子是否受到創傷。強迫性、重複的舉止,例如不斷重複地將玩具車撞擊娃娃,這幾乎確定是創傷事件未解決反應的跡象。 其他創傷壓力的跡象包括: •固執、控制的行為。...
2023年7月1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