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別忽視前任伴侶的影響力



問:女兒怎麼可能去認同父親從前的伴侶,這個女兒從來不認識她?


海寧格:人不需要認識被認同的人,因為導致認同的壓力是來自系統,在人的潛意識狀態下運作著。當父親曾與另一個女人有一段親密關係,我們可以推想有個女兒會不自覺地在家庭中代表那個女人。


同樣的,當母親曾經與另一個男人有一段親密關係,我們也可以推想有個兒子會不自覺地在家庭中代表那個男人。


這個隱藏的動力會使得女兒變成母親的競爭對手,而兒子也會變成父親的競爭對手。而涉入其中的每個人都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母親尊敬之前那個有優先性的女人,有意識地站在女人與丈夫之間,全心全意地接納他作為自己的丈夫,那麼加諸女兒身上的壓力,透過認同父親從前的妻子或情人的壓力才會減弱。不管母親對父親從前的女人態度如何,女兒也才能夠擺脫認同而得到自由。


女兒可以直接對母親說,或只是在心裡說:「您是我的母親,我是您的女兒,只有您才是我真正的母親,其他女人與我無關。」她也可以同樣地直接對父親說;又或是在心裡說:「這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只有她才是我真正的母親,其他女人與我無關。」


這樣,女兒不再是母親的競爭對手,母女之間的愛才可以交流。父親也不會在女兒身上找尋從前的太太或情人,父女之間的愛才可以交流。


如果父親尊敬之前有優先性的男人,有意識地站在男人與太太之間,全心全意地接納她作為自己的太太,那麼加諸兒子身上,要他透過認同母親從前的丈夫或情人的壓力,便會減弱。不管父親對母親從前的男人態度如何,兒子也才能夠擺脫認同而得到自由。


他可以直接對父親說,或是只在心裡說:「您是我父親,我是您的兒子,只有您才是我真正的父親,其他男人與我無關。」他也同樣的直接對母親說,或在心裡說:「這是我父親,我是他的兒子,只有他才是我真正的父親,其他男人與我無關。」


這樣,兒子不再是父親的競爭對手,父子之間的愛才可以交流。母親也不會在兒子身上找尋從前的丈夫或情人,母子之間的愛才可以交流。


摘錄自:愛的序位

伯特.海寧格著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傲慢的愛

當家族中的後輩試圖要為前人付出,彷彿這位後輩的地位與前人平等,甚至高過於他,而不是接受前人的給予並尊敬他時,施與受的法則就出現逆轉。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父母親從孩子身上得到他們在自己父母或是伴侶身上所無法得到的,而孩子也願意為父母親付出。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父母就變成孩子,...

 
 
 
消除癮癖的核心關鍵原來是?

子女必須跟隨父親,就像母親跟隨其丈夫 海寧格:我經常看到癮癖的模式。癮癖的出現是由於母親鄙視她的丈夫,同時更向孩子灌輸「父親一無是處」的觀念,而且讓孩子知道他們無法從父親那裡得到任何的好處,只能從母親那裡得到,孩子便會對母親做出過多的要求,這樣是有害的。 "癮"...

 
 
 
如何讓孩子遠離不良誘惑?

歸屬感對孩子等同愛和幸福 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一旦我們擁有歸屬感,就會感覺輕鬆愉快,會有安全感。而一旦缺乏歸屬感,我們就會感覺沮喪、孤單、寂寞、壓抑,會想找機會離開,重新尋找一個有歸屬感的環境。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他賴以生存的就是家庭,讓他得以存活的人就是父母。所以,...

 
 
 

Comments


文章: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