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海寧格談『真正的哀悼』~允許死者離開
一位學員來諮詢:她的先生三年前意外逝世,這之後她白天依舊工作、生活,但是晚上得需要依靠酒精才能入睡。 我們從其中的影響來看,便會發現死者離開的腳步似乎走的非常緩慢。海寧格說:愛不會要求一個人長期悼念。當一個人愛過了,並真正的哀悼死者之後,他的生活就可以繼續下去,只因被愛著...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5 次查看
0 則留言


系統排列是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神奇新配方嗎?
問:系統排列是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神奇新配方嗎? 答:不,絕對不是。「神奇配方」的意思是你從外在得到替你解決問題的東西,你什麼也不做;這跟你躺在手術台上,叫我們「幫你把多餘的盲腸割掉」沒什麼兩樣!患者若有這種態度,病況就不會有所改善,就算症狀消失,也不表示問題解決了,這「解...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6 次查看
0 則留言


序位中,一切自然發生--五大扭轉觀念
周鼎文老師提出良好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序位法則。 "序位中,一切自然發生。" 扭轉一:不要孩子給你錢,永遠做個給予者 傳統親子觀念常有用金錢衡量愛的迷思:拼命賺錢買房子留給孩子;很多父母也會覺得孩子每月拿錢回家,很有面子。過去把錢都花在栽培孩子,老後卻要伸手跟孩子拿...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37 次查看
0 則留言


身心家庭:整體系統觀
我們和自己的身心關係好嗎? 了解身體症狀在告訴我們什麼嗎? 我們知道情緒的背後隱藏著什麼信息嗎? 現代醫學已確認身體與心智是一個整體,彼此緊密地相互關連,但我們往往認為人是獨立的個體,個人的身心狀態也是獨立的,雖然就某部分而言的確如此,但是只對了一半。...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5 次查看
0 則留言


家族排列的運用步驟:當事人、代表、排列師
家族排列基本上是非常簡易的工作:當事人在團體中挑選某些人來代表對他而言非常重要的人物,然後依據他們的關係將位置排列出來。剎那間,在當事人毫無意識下,某些曾經隱密的東西會呈現出來。這是工作的一方面,也是簡單的。至於排列師能否理解畫面所要展示的,卻是另一回事。 ...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7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從家族系統排列看華人夫妻關係(下)
(二)夫妻間的平衡與衝突 華人傳統的價值觀中,夫妻之間「以和為貴」不僅是一種道德理想,也是實際生活的準則,夫妻雙方有固定的名分和角色,彼此相互配合,共享和平與安定,即使當一方感受不到對方的「親」或「愛」時,只要一切盡自己的義務即可,夫妻會在彼此的角色與義務之間尋找妥協點,...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2 次查看
0 則留言


從家族系統排列看華人夫妻關係(上)
海寧格之家族系統排列已散佈到全世界數十個國家在運用,包括台灣、香港、中國大陸、新馬等華人地區,根據筆者這些年在華人地區及歐美國家指導家族系統排列工作,發現家族系統排列在東方似乎很容易被廣大民眾所接受,海寧格的觀察和洞見與華人的「傳統」家庭觀念有著呼應之處;但同時,家族系統排...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96 次查看
0 則留言


孩子的疾病與依附行為
父母是我們與祖先力量最初的連結,祖先的力量在被所有固有且與生俱來的文化當做一種健康生活基礎的根據,在一種充滿尊重的和諧之中,我們可以擁抱父母所賦予我們的生命。家族系統的糾葛或早期分離創傷的經驗,可能導致成長中孩子產生不安全感的依附,並使心靈成長停滯,妨礙心靈深處獲得滿足。我...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6 次查看
0 則留言


在關係中的「罪惡」與「清白」
人類關係開始於施與受,而施與受又開啟了我們清白及罪惡的經驗。這是因為一方帶著期待而付出,接受的一方則感覺自己背負著回報的義務。一方帶著期待,而另一方則感受到義務,如此一來造就了每一段關係中的罪惡與清白。這也使得付出與接受的兩方將交換位置。 ...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0 次查看
0 則留言


了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研究,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後,心理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像心靈的食物,若是得不到,會令人感到空虛沮喪。孩子心理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結的歸屬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麼,孩子是透過什麼方式與父母連結的呢?孩子透過做和父母...
2022年5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7 次查看
0 則留言


系統排列的價值~轉動成功的鑰匙:從問題到解決方案
學員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幫助我們梳理有關系統排列的思路。這個問題常常出現,學員問:我能藉由一次排列就化解問題嗎? 答:排列並非魔藥,它比較像一把用來開門的鑰匙。可是,如果開了門以後,又馬上左顧右盼,讓門闔上,那效果就不大了,你必須一直拿鑰匙開門,看向門後的房間。 ...
2022年5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75 次查看
0 則留言


心念開始轉換,對一切的看法皆將不同!
由於系統中尋求平衡補償的動力確實造成了疾病或死亡,我們可以說『疾病是追隨著心靈』的。在一般的醫療措施外,提供心理層面的協助與照護也有助於療癒。可由醫療人員提供身心靈的全面照護,或由他人支持醫療人員提供針對心靈部份的照護。但是醫生盡其所能地治療疾病時;對於心理治療師而言,當覺...
2022年5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3 次查看
0 則留言


療癒創傷,讓愛與生命力流動
最常見的未竟之事之一,即是突發的家庭事件所帶來的創傷。 「創傷」有時是我們個人的經驗,例如突然發生災難、意外,比如說四川地震、台灣九二一地震,有些人在地震結束之後還會感到驚嚇,有些人過一段時間就恢復了。那些在事件結束後已經一段時間,但仍會感到驚嚇害怕、影響到生活功能的,在...
2022年5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媽媽我愛你,我也愛爸爸─面對父母衝突
「當我們結婚後,就要以現在的家庭優先;那不表示和原生家庭切斷,而是『我現在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家,如果你們需要我,我會做對的事。』這樣才是生命傳承的正確序位。」──周鼎文 有一些犯罪或有家暴行為的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他們除了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外,這些行為的背後是否在說...
2022年5月4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155 次查看
0 則留言


殘障的孩子對家庭所帶來的特殊意義
對父母來說,擁有一個殘障的小孩猶如人生的所有期望被命運劃破一刀,他們有時候是會遠離彼此,因為他們私下會責怪自己或是對方,好像一定要有人扛起責任一樣。一方面來說,父母通常都以深刻的愛和小孩相連,他們待在小孩身旁,和小孩一同受苦。另一方面來說,父母通常會自責,檢討自己是哪邊做錯...
2022年5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1 次查看
0 則留言


「倫理思想」與「家族系統排列」之比較探討研究(三)
我們每個人現在之所以活著,全是因為父母親生下了我們,孩子從父母親那裡所收到的第一份禮物,也是最重要的一份禮物,便是「生命」本身。成長中所需要的其他任何東西,我們可以從其他人得到,或者自己可以想辦法找到,但是對於生命,只有這對父母可以給我們這個生命。除此之外,大多數孩子還虧欠...
2022年5月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21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