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安老師在課堂中引導孩子們感知自己的身體。 我要他們注意自己的腳趾、腳底、腳與腿的感覺,他們的右腳和左腳的感覺是不是完全相同,還是一條腿比另一條腿更為放鬆、更溫暖或更冷。這些身體練習對我而言很重要,我也想給孩子們一個機會,當他們緊張或惶惑時,可以很快鎮定下來。
此外,我也讓他們看到,怎樣用這種方法處理疾病或受傷。有一次,我的腿骨折,脛股、腓骨和腳踝骨都斷了。休養了四個月之後,我又回學校上課,這時沒有人看得出來我摔斷的是右腿還是左腿。我的腿打了四個月石膏,照理講,四個月之後它應該會比另一條腿細才對。我告訴孩子們,我每天都用想像力做運動,受傷的腿和健康的腿一起做伸展和活動的練習。結果,腿上的肌肉完好如初。
「當一個人身體受傷,」我告訴他們:「他可以想像腿或手癒合的畫面。這麼做的時候,他可以先想像他在做體操,而且是在充分覺察的情況下。這些練習會增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並促進癒合。」 靠著對身體的想像,我們為自己開啟無數新的可能,我在這裡只能略說一二。
在生物課裡,我們學到不同的內臟器官,我們的練習正好可以幫助我們想像這些器官的樣子,包括胃、腎臟與大小腸。有些孩子很難想像他們有些什麼器官,而這些器官的功能又是什麼。有些孩子甚至一想到器官就覺得噁心,對他們來說,想像心臟在跳動,血液在循環,或想到胃裡的食物在分解,就夠困難的了,更別提一付腸子正在消化那些食物。在我播放錄影帶或拿照片給學生看,讓他們熟悉體內的細節之前,我鼓勵他們畫出「體內之旅」 的地圖。慢慢地,孩子們突破了障礙,態度轉為開放。他們變得很好奇,開始拿自己畫的「解剖地圖」 跟生物課本上的圖片做比較。令人驚訝的是,就像著名的心理治療師米爾頓·艾瑞克森喜歡說的,「他們那麼瞭解彼此,可是自己卻不知道自己知道。」
在我的教書生涯的那個時候,我正和慕尼黑一位專治疼痛的醫師學習催眠技術。這位醫師的工作對象是大學附屬醫院的癌症病人,他給我們看他治療癌末病人的錄影帶。他和病人一起創造出一些內在圖像,這些圖像讓病人極度放鬆,非常快樂,他們需要的嗎啡也越來越少就能忍受疼痛。這表示,所有參與治療的病人思想更清晰、疼痛減輕,甚至全無疼痛,在臨終前還能和家人享受一段寧靜的時光,能和家人道別,而不是在打了嗎啡的昏沉的狀況中度過臨終前的日子,只可惜大部分癌末病人的經歷都是如此。我也告訴學生這些事,有些學生發現,當他們生病或受傷時,他們能夠自我控制,讓自己安靜下來,也能夠面對極大的疼痛,等到醫師來。
摘錄自:當我們同在一起 瑪莉安‧法蘭克 著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