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海寧格談『上癮』


當一個人思念某個人時,成癮的現象就會出現。上癮症替代了思念的對象。 上癮症要如何治療呢?找回思念的那個人。


在上癮症思念誰呢?往往都是父親。缺失了父親,一個人無法體驗到他自身完整的圓滿性。我們渴望找到那樣缺失的東西,在它的幫助下再度趕到完整、復原。但是讓我們成癮的東西終究只是替代品,它無法繼續滿足這種需求,因此上癮會繼續,而沒有父親的感覺也會繼續。


那麼,如何幫助有上癮症的人呢?這些人又該如何自助? 把缺失的部分找回來,上癮症就變得多餘的了。 我們這個時代最廣泛的上癮是吸菸,即使香菸盒子上寫著「吸菸致命」,能嚇退的也僅僅是少數。即使再致命,菸民的內心深處還是想吸菸。 那麼,如何讓一個菸民在吸菸的時候想到父親呢?首先如果吸菸讓人快樂,那它就是有幫助的。吸菸會使人在某種程度上意識到,他們的生命裡缺失了某樣東西。


舉例來說,如果他們想吸菸,或者不得不抽菸,就是感受自己是多麼想念父親。每吸一口菸,就想像父親的畫面,把菸深深地吸進肺裡,在心裡看著父親說:「爸爸,我把你帶到我的心裡。」然後繼續抽菸,直到感覺父親已經在自己的心裡了。 酒精上癮的情況與此類似。有酒癮的人每喝一口酒,就想像他是在與父親一起喝酒。他們一邊慢慢地啜飲,一邊把父親帶入自己的心裡,越來越深,直到感覺心裡被父親充滿,和父親完全在一起了。


母親在這裡起什麼作用呢?母親如何幫助上癮症的孩子呢?母親必須承認她們只是孩子一半的父母。她們要帶著愛,把孩子送到父親身邊,而不是讓孩子遠離自己的父親。 這樣的移動始於母親願意在孩子身上看到他的父親,愛他的父親,憶起當初與他的父親在一起的時光。如此一來,孩子才能承認父親的思念與渴望,孩子的內在才能變得完整和健康。

摘錄自:療癒之道

伯特‧海寧格 著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良知是隻變色龍

在每一個不同的群體,我們有不同的標準 良知在「連結」上運作的時候, 唯一的標準是我們所屬群體的價值觀,因此,從不同群體來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屬於好幾個群體的人,在每一個群體裡所表現的也不一樣。 當社會背景改變時,良知意識就像變色龍一樣改變它的顏色,以便在新的情況裡保護我們...

 
 
 
如何讓孩子遠離不良誘惑?

歸屬感對孩子等同愛和幸福 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一旦我們擁有歸屬感,就會感覺輕鬆愉快,會有安全感。而一旦缺乏歸屬感,我們就會感覺沮喪、孤單、寂寞、壓抑,會想找機會離開,重新尋找一個有歸屬感的環境。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他賴以生存的就是家庭,讓他得以存活的人就是父母。所以,...

 
 
 

Commentaires


文章: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